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,对残疾人格外关心、关注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,城乡无障碍环境明显改善,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也给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。利用信息化手段,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状,使得残疾人也能够以均等的机会和平等的地位享受美好的社会生活,加入紧密的国家建设中,共享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果实。
建立高效运转的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,将残疾人事业信息化、网络化管理,是残疾人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,也可以提高残疾人相关的业务工作水平。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残疾人信息管理、残疾人证管理、助学管理、就业创业管理、社会保障管理、康复服务管理等模块,基本覆盖了残疾人工作领域的业务信息管理。通过各业务流程的精细化管理,形成残疾人事业数据库,实现数据共享、业务互通的建设目标,为残疾人事业管理、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,助推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。
(一)优化服务模式,提升专项服务质量
加快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普及度和规范化程度,实现残联业务协同一体化,建立健全围绕残疾人服务的全方位评价体系。利用信息化平台采集全面、客观、准确的残疾人信息数据,进一步提高助残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,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精准的贴心服务。
(二)优化工作流程,打破信息沟通壁垒
通过统一业务规范,应用多种信息技术,将分布在各个部门而又密切相关的业务要素连接起来,形成有机的业务链条,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信息平台基础之上构建完整合理、先进、高效、可靠、统一、协调的数据共享系统,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业务处理和管理的信息化。
(三)优化管理手段,推动业务能力提升
通过建立残疾人、残联组织及助残机构的共享管理平台,完善机构组织管理体系,革新组织管理手段,丰富残疾人事业发展大数据资源体系,有效推动残联系统和助残服务机构各项业务能力不断提升。
用户群体
残疾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主要面向各级残联组织,提供高效便捷的残疾人信息和业务管理,综合展示残疾人事业大数据,助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发展。
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御庭福邸1幢301
邮编:741000